星期四, 8月 27, 2009

七月七日的前夕…為什麼不是單戀節?

七月七日,是牛郎織女一年見一次的日子。
 
維基這樣說:

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,南陽城西的牛家莊有一個叫牛郎的孤兒,隨哥哥嫂子生活,嫂子對他不好,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領十頭回來,否則永遠不要回去。沮喪之時他得到高人指點,在伏牛山發現了一頭生病的老黃牛,他悉心照料,才得知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間,牛郎成功將其領回家。

後來在老牛的指點下,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們洗澡遊玩的地方,拿起了其中一個的衣服,那個仙女名字叫織女,兩人相識,遁入愛河,後生育有龍鳳胎。但由於觸犯天規,織女被帶回天界。老牛告訴牛郎,它死之後把皮做成鞋穿上就可以騰雲駕霧。後來牛郎終於上了天界,眼看就要和織女團聚,被王母娘娘頭上銀簪所變的銀河攔住去路。天上的喜鵲被他們的愛情感動了,化作「鵲橋」,牛郎織女終於團聚。王母娘娘有些動容,後命每年農曆七月初七,兩人才可在鵲橋相會。

之後,每年七夕牛郎就把兩個小孩放在筐中用扁擔挑起,上天與織女團聚,成為佳話。

從古代典籍的記載看,民間認為織女聰明美麗、多才多藝,在七月七日晚間,向織女乞求智巧,可以除去笨拙,變得眼明手巧,故亦稱為"乞巧節";又因為參與乞巧活動的大多為閨閣婦女,因此又叫"女兒節"。是日婦女多在庭院聚會,穿新衣、拜雙星(即牛郎星和織女星)、擺香案、供果品,穿針引線、搭接彩縷,進行各項乞巧活動。

是老黃牛的犧牲,才成就了牛郎織女這段苦戀。

犧牲自己,成全別人…大概是一種愛吧!雖然未必是愛情……在倫理上,牛不應該戀人,硬將牛的犧牲看成報答,這是自欺還是欺人?

如果,七夕那天,牛郎織女相遇是愛情的節日,老牛犧牲的那天,便應該是單戀節。雖然牠未必在七月六日犧牲小我,但和這個日期大概也相去不遠。

單方面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,在單戀節這天可以為自己舉舉杯,打打氣。認為自己正愛著的那個人很值得自己傻下去,錯下去,堅信會為所愛的人帶來另類的幸福。

大概…這種節日很有存在的必要。這種人太多太多了。

至少一年有一天專嚴,不是理應很好嗎?

沒有留言: